您好,欢迎来到裕德教育!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学习笔记一(2)

来源:裕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4-02-19   作者:

   1、财务报告:

  ①财务报表;

  ②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2、财务报表:

  ①资产负债表

  ②利润表

  ③现金流量表(小企业可不设)

  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⑤附注

  第二章: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学习笔记(存货)

  2007-1-22 14:48一、存货的确认条件(2条)(掌握)

  和资产的确认条件相同: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掌握)

  存货成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1、购买而取得的存货,如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的成本=采购成本

  2、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如成品在产品 半成品 委托加工物资等的成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三、存货发出的计价(熟悉)

  1、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2、对于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多次使用的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 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周转材料等存货:

  (1)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

  (2)建造承包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3、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4、商品流通企业发出的存货 通常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或售价金额核算法等方法进行核算。

  四、存货的期末计量(掌握)

  (一)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

  1、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

  2、存货成本=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1、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三)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掌握)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4、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相关课程推荐:

课程名称 专业介绍 报考指南 报名培训 复习资料
2015年初级会计职称通关班 课程专题 报考指南 报名培训 复习资料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通关班 报考指南 报名培训 复习资料
2015年会计上岗证通关班 报考指南 报名培训 复习资料

会计零基础入门,《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让你最快速度领证上岗,打开通往会计的大门。会计上岗必备证书,资深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专业培训学校,为您的会计之路铺上平坦的大道.

会计升职、加薪必备职称培训:《上海初级会计职称》《上海中级会计职称》培训多名前线的资深会计导师为您专业培训,理论与实战的相结合,更容易掌握这些看似复杂的理论知识。